首页 » 怀念之音 » 口述历史
访谈李容全先生
 

李容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从事地貌学、沉积学和第四纪环境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论著60余篇()。曾与周廷儒先生共事。

 

 

 

  

关于周先生的最大的学术贡献,先生认为:

先生贡献最突出的地方首先表现为他很博学,从周先生的论文集来看,先生的知识范围很广,包括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地貌方面很是突出。(王乃樑先生曾经评价说先生是中国唯一博学的地理学家)

此外,先生弄清了“地理是干什么的”,并且在他的研究实践和学术讨论实践中,都在贯彻“地理是干什么的”的概念。当时很多人怀疑地理没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总是侵占别人的领域。但是先生却很清楚这个问题,这也可能是周先生能取得这么突出的成就的原因之一。

先生的另一大贡献是提出了地理学研究的时限——古地理,且是搞“演变”,而不是搞现状,找到了地理学真正要研究的问题,为地理学指明了方向。

另外,先生几乎一个人独立完成了《中国新生代古地理》这本专著,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以身作则,综合利用各种方法进行研究。

先生把中国的地理环境的形成讲清楚了,这也是他对中国地理的又一大学术贡献。先生把第四纪的研究提升到了顶峰,并揭示了青藏高原对印度洋季风的作用,在这个前提下,解释了中国东部中纬度地带为什么不同于世界同等条件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他是北京师范大学先进思想产生的来源之一,中国环境格局形成原因便是先生提出的。

此外,先生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在其研究中,体现了这样一个思想——地理的影响因素是分等级的。

关于周先生的品质,先生认为:

先生为人忠厚、正统,从不走后门,也绝不压人——绝不以个人的成见压年轻的一代。他放手让同事们去做事情,当他本人已年迈时,作为系主任,对系里年轻的副主任要做的事,总是尽大力支持,不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

关于周先生作为系主任的成就和贡献,先生认为:

先生对地理系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行政上,由于政治环境和文革期间的原因,表现得十分谨慎。但是在那种政治背景下,作为系主任,先生维护了全系人搞地理研究的大方向,也是十分不容易的。其次,在学科建设上,先生坚决反对当时有些人提出的取消地理系数理化课程的建议,实践证明这是非常明智的;并且先生支持当时的环境沉积学(岩相沉积学)的研究,对学生们学好地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周先生在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现,先生认为:

先生的科研造诣是顶尖的,他的思想非常全面,在综合研究时论证周到,如研究区域,必分侵蚀区、过渡区和堆积区,在专题研究时,一定会选变化明显、证据确凿的研究对象。

关于周先生在教书方面的特点,先生认为:

先生对于年轻一代的态度是,老教授学生知识,并以身作则影响学生,而学生接不接受这种影响,学术水平高不高则在于学生自己的修行。在带学生上,他不是先讲,而是让学生先看,然后再提问。先生热情留客,与学生切磋地理学问题并且他善于听从学生的建议和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欣赏学生,赏识人才。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010-58805461  联系我们:zhoutrc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