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园地
传承周廷儒先生的教育理念与科研精神
日期:[2012/1/14] 作者:2007级本科生
 摘要:周廷儒院士毕生从事地理研究和地理教育,成果卓越。他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三十余年,长期讲授“中国自然地理”等基础课程,是该院区域地理课程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目前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地理”仍以继承“环境演变”传统为课程特色。2009年,值此中国地理学会成立百年、周廷儒先生诞辰百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开通“周廷儒院士纪念网站”以缅先师、以励后学。“中国地理”课程组织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2007级本科生(含33名公费师范生)分组学习,集体讨论达成共识:(1)当代地理学专业的师范生,应传承周廷儒先生重视区域野外考察、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教育理念,还有周先生言传身教、身正为范的教育风范;(2)当代地理学专业的学生,应学习和传承周廷儒先生勤学进取、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以及奉献爱国的科学家精神。

关键词:周廷儒院士,传承,区域野外考察,科研精神

周廷儒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地貌学家、自然地理学家,是古地理研究的奠基人、开拓者。周先生毕生从事地理教育,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工作三十余年,不仅为世人留下了诸多科研成果,还为该院营造了优良的学风及工作作风。周先生长期讲授“中国自然地理”等基础课程,20世纪50年代,周先生主持拟订的高师“中国自然地理教学大纲”为多校采用,是区域地理课程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95年后北师大整合“中国自然地理”和“中国经济地理”开设了“中国地理”,该课程于2003年、2005年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国家级精品课程。该课程以“继承‘环境演变’传统特色”为特色,表现在课程不仅注重讲授空间维的区域差异-地理格局,同时强调时间维的区域演变-地理过程;而周先生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的研究思想与实例,凝炼入辅助教材之中,一直为历届学子参学。

2009年,值此中国地理学会成立百年、周廷儒先生诞辰百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开通“周廷儒院士纪念网站”以缅先师、以励后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中国地理”课程组织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2007级本科生76名本科生(含33名公费师范生),通过分组学习周廷儒院士纪念网站、阅读周先生纪念文集,集体讨论达成共识,作为新一辈的地理学子,立志传承周廷儒先生的教育理念和科研精神。

 

 

1 传承周廷儒先生的教育理念

1.1 野外考察乃地理教育的核心

周廷儒先生本人一贯重视实地考察和实践,在人才培养、地理教学中亦如此。

周先生早在1937年就撰文《野外考察与地理教育》,文中明确指出“野外考察,实为地理教育之中心部分”,通过考察一个地方“由地质构造及风化、侵蚀诸作用所造成各种地形类型,而加以科学说明”,并进一步探求“水理、气候与夫植物群落分布诸情况”,最后观察“自然与人类之关系,及其所形成各种不同的地理景观”。野外考察和实践,不仅可以印证课堂上学习的书本知识,锻炼野外工作的基本能力,还可以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为开展地理研究提供基础信息,还有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激发新的研究兴趣点。因此,重视野外考察的科学训练,有助于地理人才的培养。

此外,地理野外考察对于学生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很有益处。比如:能养成综合观察之能力,培养文化价值创造力,训练实际社会生活之知识及能力,养成深刻国家观念。这与当前我国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野外考察和实践,不仅传授给学生地理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进行科学训练的有效途径。

在周先生的教学生涯中,时常强调要把书本知识学活,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他除了讲授地貌学、测量学、中国自然地理等课程外,还有一个重要教学任务,就是带学生从事野外实习和考察工作,从实践中获得真正的知识,锻炼学生野外工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意识和能力,也是目前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实践教学、野外考察,能达到“训练实际社会生活之知识及能力”的目的。对于公费师范生而言,为国家所培养,未来要担当培养国家人才的任务,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有助于在中学实施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承担建立观测站(点)、建设地理实习园地(基地)、指导地理课外探究性学习活动等具体工作,实现教授“生活化的地理”、提高我国公民地理素质。

1.2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周廷儒先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野外考察能力、区域综合分析能力、语言(中文外文)能力。这三项能力切中地理学这门以实践性、综合性为学科特色的教学要点。

地理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因此野外考察能力是地理学者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区域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也源于地理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周先生是地貌学家、古地理学家,同时他在自然地理学的多个领域均有较高造诣,对人文、经济地理、历史地理也颇为重视。他认为对区域地理研究,应该是一个整体,不仅需要综合分析各自然地理因素,也应重视人文、经济、地理要素。人地关系的研究,不能完全隔离人文社会研究自然,也不能隔离自然研究人文和社会经济问题。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区域综合分析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另外,要重视外语和中文能力。周先生学习外语的精神令人钦佩,他可以运用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德语等多种语言阅读。掌握语言并熟练应用,通过阅读、写作、听说交流,了解他人的工作、表达个人的思考,可以和世界的最新研究步伐保持一致。周先生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国内教材缺乏,他通过查阅各种外文教材、杂志,自己编制课程讲义给学生学习。准确运用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和解释是学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1.3言传身教,身正为范

周先生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周先生为人谦和,平易近人。周先生从国外归来,野外实习条件十分艰苦,但是他却毫无特殊要求,与学生同吃同住,和学生打成一片,但对学生学习实践严格要求。周先生平时毫无院士的架子和权威,亲近师生。

周先生的学生在日后这样回忆他:他在课后请我们去他家继续讨论问题,晚上就顺便留我们吃饭,吃完饭以便接着讨论,周先生家吃饭很随意简单,我们也将这件事做的顺其自然。周先生的学生还说“1989年周先生因病住院,我在医院陪护他时,明显体会到周先生对学生的关怀。我们当时正处于做毕业论文的阶段,只要他身体状况好一点、头脑清醒一点,就会谈论文的思路、进展……”。

教育是渗透于点滴细节中的,与说教相比,这些日常表现,更深入人心地起到了教育的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学高,更要身正为世范。这也是一个平和、沉稳学者的教育风范,启示每一个师范生都应该去自省行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2 传承周廷儒先生的科研精神

2.1勤学进取的精神

周先生一直坚持“研究过去,了解现在,预测未来”的研究主线与思路,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古地理学方面,在地貌学、中国自然地理、古气候等方面,周先生的研究成果都很显著。周先生一生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学术专著十余部,是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项的获得者。所有成绩的获得,都与周先生的勤学进取是密不可分的。

小学刚毕业的周廷儒,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不得不远离家乡到三四百里以外的一个教会中学去读书,由于他的勤奋努力,学业一直非常优良。为了贴补伙食费用,他利用课余时间,靠帮助教师批改低年级的英语作业和试卷来赚点钱,中学毕业后他就开始了工作。时值广州中山大学地理系在浙江招生,他以优异的成绩独占鳌头。大学期间,周廷儒在德国区域地理学家克雷德纳和地貌学家潘塞、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家朱庭祜教授等的亲自指导下学习。毕业后留校为潘塞教授当助手,两年后他又到浙江杭州高中担任地理课教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到了大后方,在西南联大史地系讲授“普通自然地理学”课程。1941年,中英庚子赔款办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在四川重庆北碚成立,他应聘去担任助理研究员,后又提升为副研究员。1946年,他得到了中英庚子赔款补助留学的机会,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深造。周廷儒先生前往美国学习的时候已经37岁了,但他为了学术上的精进,秉承学无止境的理念,毅然前往。在伯克利,周先生得到了著名的学者美籍德裔学者索尔的指导下,硕士学位论文为《甘肃走廊和青海地区民族迁移的历史和地理背景》。

1950年,回国到北师大地理系工作。50年代中后期,周廷儒先生参加新疆综合考察,完成了《新疆地貌》等著作。60年代后,创建“新生代古地理研究室”, 着重阐释了古地理学原理和研究方法,以及中国第三纪以来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过程和规律,特别探讨华北第四纪古地理问题。70年代,受聘为中科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的委员,历时4年完成了《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分册的编著任务。80年代出版了专著《古地理学》,70多岁的高龄还登上庐山、黄山,亲临实地考察,致力探讨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

周先生始终坚持学习和研究,亲自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整理文籍,其精神深深感染着同事、启示教育着学生。

2.2严谨求实的精神

周先生几十年身体力行,强调掌握第一手资料、实地调研的事实证据最有说服力。他的著作成果均建立在实地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在大学期间,周先生先后考察了广东、广西很多地方,特别是南岭和华南沿海海岸一带,他以《广州白云山地形》的毕业论文获得了学士学位(1933年)。在重庆北碚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期间,他先后参加了“嘉陵江考察队”、“西北史地考察团”的实地调查,编纂了《嘉陵江曲流分布图》、《青海地理考察纪要》、《环青海湖山牧季移》和《从自然现象证明西北历史时期气候之变迁》等论著。1956~1959年,周先生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新疆综合考察队”,在新疆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等地的考察基础上,周先生编著了《新疆地貌》、《新疆塔里木河中游的变迁问题》等著作,澄清了罗布泊非游移湖的争论。由此可见,周先生求真务实,强调野外考察的真实性;同时他善于总结、勇于创新,通过实地考察发现了很多地理学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周先生在科学上不畏权威,敢于质疑。周先生坚持他认为正确的看法,并且不是简单的反对,而是以理论理,用事实来证明。比如,当时李四光先生在《光明日报》上论述了庐山冰川问题,周先生不同意他的看法,周先生就马上给光明日报回信反驳,指出李四光先生的错误,坚持自己的看法。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最为需要这种精神。

2.3奉献爱国的精神

当周先生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读完硕士,正满怀志趣继续攀登博士学位时,听到了祖国解放的消息,同时受到好友、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黄国璋教授的聘请,放弃在国外求学深造、优越生活的条件,毅然闯过重重难关,在1950年初,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此,把他知识和才能,无私地奉献给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回到国内,生活研究条件艰苦,但周先生从不要求、搞特殊化。有一次周先生带学生在马莱峪镇实习,晚上住在未开张的店面里,直接睡在地上,又潮又凉,周先生也毫无怨言。1962年,院里支持搞古地理研究,在五台山实地考察时,多人住一个大通铺,当时周先生坚持和年轻人住在一起。周先生一贯平易近人、生活俭朴,肯奉献、能吃苦。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的精神得以真正的传承,是对先生最好的缅怀。

 

 

 

参考文献:

[1] 赵济,张超主编. 《中国自然地理》多媒体教学软件(光盘3张).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 周廷儒院士纪念网. http://www.zhoutr.cn

[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山高水长——周廷儒院士纪念文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 周廷儒. 地理教育与野外考察. 地理教学. 1937,1(3)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010-58805461  联系我们:zhoutrc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