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为先生治学思想感动,立志传承先生精神——读《论罗布泊的迁移问题》之后感
日期:[2009/10/4] 作者:2006级 潘雅婧
读了周廷儒先生的精辟论文之一《论罗布泊的迁移问题》之后,我深深地为周先生的治学态度、学术境界所感动。
在《论罗布泊的迁移问题》中,周先生根据1959年新疆综合考察队东疆分队的记述和ERTS百万分之一的卫星照片分析,凭借自己对古地理以及各方面地理问题的研究,联系近100年国内外考察者们的争论,详细分析了历史时期气候与水文及断块地质构造运动对湖泊的影响,图文并茂地解释了为什么说罗布泊是个“迁移湖”而不是“游荡湖”。
在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顿时觉得周先生确实是一位值得我们很佩服、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的地理人学习的先生。首先,周先生能够突破学术界的种种观点,根据实测资料以及实地考察的记录,从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一个地理现象,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虽然前人得出的结论更倾向于认为罗布泊是个“游荡湖”,但是周先生没有受前人思想的束缚,另辟蹊径,并且论述详尽有力。我想这也是我们将来在学术研究上要做到的。要学会创新,不受他人思想的限制和束缚,这样才会有新的观点出现,才会找到真正的真理。其次,我觉得周先生的分析论证也是很有特点的。我是这样理解周先生的解释思路的:因为罗布泊的迁移肯定是个历史问题,那么就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这里历史的角度包括历史形成的物质(物质的沉积相)以及历史过程中影响罗布泊的现象(水文、断块地质构造)的历史变化过程。这样的思路严密而具有说服力。再次,周先生在论文中所绘制的罗布泊变迁图着实让我很震惊!一张手绘地图,是地理人的特色,也是一个地理人向他人表述观点的强有力的手段。周先生绘制了先秦、秦汉、东汉-唐、宋元、近代(15~19世纪)的罗布泊变迁湖,精细、准确,是我们地理人该传承和发扬的。《中国地理》的课程上,王老师曾让我们绘制中国的地貌单元图,我觉得没有一个人画出的图能够如周先生那样细腻和精确。我想这是我们从先生身上要学习的另外一点,就是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我觉得先师留给我们的,固然是一些自然界的真理的证明,在我们已知这个结论。但是先师的研究也告诉我们,地理界有着无穷的现象等着我们去发现和研究,那么我们就要在享受先师留下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先师在学术研究中的态度和研究思路,进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现更多的东西,用先师精神去研究更多的东西。
潘雅婧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006级 地理科学专业 本科生
2009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