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一直教导学生要懂得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从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到景色秀丽的南粤中大,从大洋彼岸的伯克利到木铎悠扬的北师大,从茵茵草原到茫茫戈壁,从巍巍雄山到涛涛江河,先生用质朴的一生践行着自己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人生长卷,为新中国的建设,北师大地理系的发展,我国地理学科的发展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做人
先生于1946年春,获中英庚款名额,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留学。1948年以优异成绩通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1949年,新中国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先生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怀着拳拳报国之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因为他深深爱着这片生育养育他的土地,他眷恋着这里的壮美山川和质朴人民,他懂得只有这里才是自己学以致用和施展抱负的地方。先生有着一颗挚热的爱国心。
——做事
先生满怀报国之志于1950年回国,任北京
——做学问
先生是我国地理学界古地理研究的奠基人、开拓者。此外先生在综合自然区划、地貌学方面特别是干旱区地貌的研究中都有重要贡献,对于新疆境内一些最引人注目的自然地理与古地理问题,先生都以他地貌学家、自然地理学家的眼光,综合判断,作出解答。先生通过长期的实践,认识到现代自然地理环境有它的继承性和演变过程,需要查明自然地理的发展历史,才能对现代规律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推测未来的发展趋向,因而在六十年代初提出,应发展自然地理学的古地理研究方向。196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开讲古地理学课程,随后并创建古地理研究室,并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教育部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重点实验室。先生有着一颗严谨的治学心。
我缅
潘东华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007级 自然地理专业 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