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园地 » 硕士生感言
周廷儒先生开展野外考察工作对我的启示
日期:[2009/10/4] 作者:2007级 硕士生 陈思
 作为一名地理专业的学生,刚入学就知道我们将有机会去到不同的地方开展野外实习,同学们都非常高兴,不是因为我们体会到野外实习对于地理学习的重要性,而是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到处看看,或者说就是旅游的机会。大学四年,我们每年暑假都有一次大规模的野外实习,大一暑假是河北小五台山的地质地貌实习,大二是河北丰宁坝上的植物土壤实习,大三是苏州—上海的综合实习;除此之外,平时还有很多在北京开展的小规模的考察实习。总的来说,野外实习确实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对这一过程的重视程度确还是不够的。在了解了周廷儒先生的野外工作经历之后,我深受震撼和启发。

 

先生十分重视野外实习的机会。大学时代,先生就经常进行野外考察。在大学的四年学习中,先生先后考察了广东、广西很多地方,特别是南岭和华南沿海海岸一带。此后,先生还参加了“嘉陵江考察队”、“西北史地考察团”、“中苏合作新疆综合考察队”等野外考察项目。在对嘉陵江的考察中,先生沿江步行约800里,把考察结果撰写成论文并绘制了《嘉陵江曲流分布图》;“西北史地考察团”考察路线由兰州沿湟水谷地过青海湖到柴达木盆地,再翻过祁连山,穿河西走廓到敦煌,先生沿途搜集了大量资料,编写出《青海地理考察纪要》以及《环青海湖山牧季移》和《从自然现象证明西北历史时期气候之变迁》等论文。1956至1959年,先生参加的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中苏合作新疆综合考察队”是一次大规模的考察,历时长达四年,考察了北疆、天山山脉、南天山、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昆仑山区等。先生从事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的50多个春秋,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先生在教学中强调要活学活用书本知识,让学生通过从事野外实习和考察工作,从实践中获得真正的知识,锻炼学生野外工作的能力。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地球信息技术飞跃发展,野外考察有日见削弱的趋势。例如,现代卫星遥感技术可以为地理研究提供海量的数据,特别是随着其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倾向于依赖这一数据源,而逐渐放弃比较耗时耗力的野外考察。另外,不可否认我们80后在吃苦耐劳这方面远远赶不上前辈们,由于害怕野外考察的辛苦,而乐于收集现成材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不免就缺乏准确性和新意。在学习了周廷儒先生野外考察的经历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地理野外考察是一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我们在课堂和刻本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大都比较抽象或模式化,因此理解不深或不准确。实际地理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错综复杂。例如,对岩层的断裂和褶皱等地质现象,无论课本中用多少插图解释也是比较抽象和难理解的,但当到大自然中去实地观察,这些现象和特点就一目了然。所以,野外考察一方面帮助我们把学到的抽象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一方面促进我们掌握野外考察的技术和方法,结合专业知识去发现问题;另外通过在实际的研究区域考察,有助于我们发现新问题,积极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我们的创新能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一定以先生为榜样,从思想上积极重视野外考察工作,同时注意将现代技术与野外考察结合起来,认真进行区域地理的学习和研究。

陈思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007级 自然地理专业 硕士生

2009104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010-58805461  联系我们:zhoutrcn@163.com